當前頁面:行業新聞 > 新聞中心
有色金屬污染是一種資源浪費
時間::2014-02-09
點擊數::2165
銅包鋁報道:“有色金屬污染,其實就是對有色金屬的浪費,沒有浪費也就沒有污染。”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陳超處長在“重金屬污染防治國際合作論壇”上,如此注解重金屬污染。他重點提出“消化現有污染”,利用有色金屬良好的再生性能,達到多次循環利用,體現其良性價值。
2013年,與重金屬有關的新聞層出不窮。原本在課本中的化學元素周期表,隨著各種重金屬元素在新聞中的出現,成為人們熟悉的生活化學課。這傷不起的課程,帶給全社會的不僅是對環境污染的擔憂,更成為有色行業發展中不能承受之“重”。
其實,美國、日本等國在工業發展進程中也頻發重金屬污染和空氣污染問題,也曾經歷當前中國所面臨的環保問題。在工業進程中任何國家都會出現污染的隱患,我們應該吸取別人的經驗尋找到自己的解決辦法。在環境治理過程中,環境保護其實不能只依賴法律法規去強制執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人的觀念,從根本上杜絕污染的源頭。目前重金屬污染分類明確的8個主要元素分別是:鉛、鎘、汞、砷、鉻、銅、鋅。面對這8種我們行業熟悉的元素,作為行業的一員有種“躺槍”的感覺。在資源緊張的時代,這分明是我們的寶貴資源,怎么就成了遭人唾棄令人恐慌的垃圾了呢?
矛頭所指,我們有委屈,我們有心痛,但這并不是一家企業或幾家企業的責任,這應該是全行業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在產業發展中,得到需求資源的同時理應杜絕資源浪費,從源頭控制,將三廢變寶,將這些放錯地方的資源嚴格回收,杜絕三廢排放,在生產過程中將阻斷資源流失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在資源緊缺的當下,既防止了資源流失,又盡到了環保責任。
重金屬污染防治,思維轉變是關鍵。我們一方面積極發掘、儲備資源,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提供重要基礎保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珍惜現有資源,吃干榨盡力爭達到零排放,從源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短期投入換來長期效益以及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目前全行業達到零排放的企業已經越來越多,成效凸顯。不僅經濟效益取得成績,社會效益和社會責任也贏得了好的口碑,這應該成為全行業學習的楷模,只有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們才能擔起曾經不能承受之“重”,為行業正名。
“人們只聞到我的味道,卻沒看到我的價值;企業否定我的過去,更該決定我的未來。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委屈,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