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頁面:行業新聞 > 行業動態
有色金屬出口政策有待調整
時間::2014-04-18
點擊數::2168
銅包鋁報在國內一方面礦產品的價格一度飆升帶動了勘察開發投入的增加,產能不斷釋放,供應能力也在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全球的經濟復蘇緩慢,消費欲望不足導致全球銅鋁產品等供應過剩,庫存高位運行產品價格走低。而國內銅價嚴重產生倒掛現象。
中國是一個銅原料缺乏的國家,國內自產銅精礦之占消費的六分之一,算上再生資源也不到消費量的三分之一,而目前中國同加工、冶煉企業沒有掌握資源市場實質性的話語權,過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國內冶煉企業必須大量依靠進口原料才能滿足國內的生產需求,銅原料的問題就出來了。
2006年,中國上調精煉銅出口關稅,意味著在進口銅原料無明顯政策約束的同時,精煉銅的出口受到了政策制約。進出口政策的不平衡,導致中國銅進出口貿易中冶煉企業面臨著“只能進、不能出”的窘境。
政策重點在于化解產能過剩與抗擊資源風險,因此建議: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嚴格控制采選和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實施階梯電價,限制并逐漸淘汰規模以下的落后產能;根據鋁資源市場行情及企業全面處于虧損的狀態,取消鋁土礦進口環節增值稅,對沖國外資源政策調整所增加的資源進口成本;提高氧化鋁的進口關稅,鼓勵國內資源豐富的品質欠佳的鋁土礦開發利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國內供應能力,而且有利于打壓國際氧化鋁市場價格及破解周邊國家對鋁土礦資源的封鎖,同時也有利于增加國家稅收收入。